巫峡·神女5A专栏
巫峡·神女景区5A创建的走心实践

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。”作为长江三峡旅游核心区域的标杆景区,巫峡·神女景区自2020年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以来,紧扣加快旅游名县建设,打造世界级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,聚焦“神女恋城·红叶巫山”旅游品牌,积极融入大三峡,以生态为笔、文化为魂、民生为本,书写一场兼具品质与温度的创建答卷,成为巫山旅游对外开放与发展的又一亮丽名片。有网友发文赞叹“巫山是个走心的地方”,这份“走心”,藏在峡江的碧波红叶里,隐在神女的千年传说中,更融在百姓增收后的笑脸上。

生态为笔:绘就长江大保护的巫峡样本

“三峡七百里,唯言巫峡长。”巫峡的壮美,始终与生态共生。巫峡·神女景区在5A创建过程中,坚守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理念,将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深度融合,让“江作青罗带,山如碧玉簪”的诗画意境成为现实。

如今的巫峡两岸,10万余亩巫山红叶形成连片画廊,秋冬时节层林尽染,与碧绿江水相映成趣,印证着“晓来红湿处,霜叶满巫峡”的生态之美。为守护这份自然馈赠,景区实施“林长制”“河长制”双轨管控,组建专业护林队常态化巡查,严厉打击破坏植被行为,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高水平。针对水陆交通升级,改建生态停车场车位、新能源充电桩、生态步游道,打造户外景观等,采用新能源观光车接驳,实现“车在景中走,人在画中游”的绿色体验。

“朝云暮雨浑虚语,一夜猿啼月明中。”独特的巫山云雨景观,是长江流域气候与生态的“活化石”。景区严格管控周边农家乐等商业与农业污染源,实施环境整治130处,确保景区环境与卫生;在神女天路沿线种植10万余株乡土植物,构建近自然植被群落,既保护了云雨形成的局部小气候,又为游客打造了“步移景异”的生态廊道。如今,站在神女峰观景台远眺,时而“峡雨濛濛竟日闲”,时而“云开巫峡千峰出”,生态之美与自然之趣相得益彰,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鲜活范本。

文化为魂:延伸千年文脉的当代回响

“神女应无恙,当惊世界殊。”巫峡·神女景区的魅力,既在于自然风光的雄奇,更在于文化底蕴的深厚。5A创建过程中,景区以“神女文化”为核心,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新生,实现“看风景”到“品文化”的深度跨越。

文化体验的创新更让千年文脉可感可及。在神女溪游船码头,导游会吟诵“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,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”的现代诗,让传统传说与当代思考碰撞;在红叶精品博览园,通过图文展板与实物陈列,展现“巫山红叶映霜天”的文学意象,串联起李白、杜甫等诗人留下的几千首咏巫诗篇;在非遗体验区,游客可亲手制作巫山剪纸、编织竹艺,感受“巫山民俗活态传承”的魅力。

景区更将文化融入服务细节,打造“五员八度”匠心服务品牌——要求每位工作人员既是服务员、安全员,也是讲解员、保洁员、引导员,坚持“挥挥手 微微笑”服务,在一言一行中传递文化温度。“巫山高,高以大;巫山险,险以怪”,当游客询问神女峰的由来,安保人员能流畅讲述大禹治水与神女相助的传说;当游客驻足观景,保洁员会主动介绍眼前景致对应的诗句。这种“全员皆文化使者”的氛围,让文化不再是陈列的展品,而是可感、可触、可互动的生活体验。此外,景区还联合《中国国家地理》举办三峡徒步挑战赛,联动四川江油推出“跟着诗仙去旅行”主题线路,策划上线巫山神女IP表情包,打造“东方爱神、云梦巫峡、神女天路、三峡之心”等网红经营业态。2023年巫峡·神女景区创建成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,入选T12中国西部旅游媒体联盟“2023中国西部数字文旅示范案例”,“神女天路”入选“中国户外运动十大精品自驾运动游线路”,柳坪房车营地入选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“2022年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名单”,三峡院子被评为“全国甲级旅游民宿”。“在巫山·最三峡”的文化IP越叫越响。

民生为本:践行“两山”理念的增收实践

“峡里谁知有人事,世中遥望空云山。”曾经,巫峡两岸的村庄因交通闭塞、产业单一,不少群众守着绿水青山受穷。如今,随着巫峡·神女景区5A创建推进,“绿水青山”变成了“金山银山”,一幅“景区带村、旅游富民”的画卷在峡江两岸铺展。

景区推出水陆环线,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“黄金纽带”。这条环线串联起建平乡、两坪乡、抱龙镇等乡镇的10余个行政村,沿线农户纷纷办起农家乐、林家乐,2000余名群众吃上“旅游饭”。在建平乡青台村,村民王方明将自家老宅改造成“云间民宿”,凭借“推窗见红叶、出门望巫峡”的独特优势,旺季时房间预订率达100%,年收入突破20万元。目涯巫山、三峡院子、在云间、柳坪房车营地、洞穴清吧、吊脚楼、飞拉达攀岩、高空跳跃和云端飞鹰等互动体验业态先后投用,打造沉浸式光影互动体验厅4个、汉服打卡体验馆2个、文化特色展厅1个,新建农特产品卖场2个。“以前种玉米一年挣几千块,现在开民宿一个月就能赚这么多。”王方明的感慨,道出了无数巫山百姓的心声。

就业岗位的扩容更让民生温度直达人心。300余名村民通过培训成为景区安保员、车船驾驶员、讲解员,月收入稳定增长。茶园村通过“茶旅融合”模式,带动茶叶种植散户年增收百万元以上,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实现增长。正如当地村民所言:“以前守着绿水青山受穷,现在靠着景区发展致富。”

从“曾经沧海”的诗意向往,到“走心之地”的真切体验,巫峡·神女景区的5A创建之路,是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共生之路,更是民生改善与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。当“巫山高,高以大”的自然奇观,遇上“以人为本,以文铸魂”的创建理念,这片土地正在书写新的诗篇。待创建完成之日,将迎来“巫山夹青天,巴水流若兹”的更美未来,让更多人读懂长江大保护的深意,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,共享绿水青山的馈赠。

“在三峡 最巫山”。巫峡·神女景区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。

(巫山文旅集团供图)